联系智为|收藏智为| 网站地图

欢迎光临苏州智为铭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官网!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_高新技术企业认定_高新技术企业申请_苏州高企申报-智为铭略

智为服务热线:400-150-1560


联系智为

服务热线:400-150-1560

电 话:135-8498-4787

QQ:319603185

邮箱: cs@key-way.com

地址:苏州市干将东路178号苏州自主创新广场3号楼301室

苏州的企业为什么要做“双软认定”

文章出处:智为铭略人气:859 发布时间:2018-09-26

大多数中小微软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资金方面,能省即省。那么,该如何积*有效地享受官方提供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发展中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双软认定,认定双软企业,苏州双软认定

“双软认定”是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一种,对于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软件型企业来说并不陌生。今天智为小编就苏州企业为什么要做双软企业认定做出分析如下:

一、“双软认定”的基本条件

1、软件产品认定基本条件:

1)申请单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2)申请单位软件产品在我国境内开发,且拥有该软件产品知识产权;

3)软件产品经软件行业协会认可的软件检测机构检测合格;

智为总结:上述条件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想申请软件产品认定,必须要先获得软件著作权证书。另外就是需要由*三方软件评测机构出具的软件产品认定登记测试报告,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软件产品测试报告名称必须要和软件著作权名称完全一致,一个字都不能差,否则到后期税务备案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时会通不过,所以智为小编在这里也提醒各位需要申请软件产品认定的企业必须要注意到这个问题。

2、软件企业认定基本条件:

1申请单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

2企业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比例不低于40%,研发人员比例占当月平均职工数的20%以上;

3企业当年研发费用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6%

4企业软件产品收入占企业收入总额不低于50%(信息系统集成及嵌入式软件企业不低于40%

5企业具有至少1项软件产品认定证书;

6企业具有质量管理体系相关证明文件等。

智为总结:从上述条件来看,要想通过软件企业认定,必须得要先有软件产品认定证书,这是先决条件,但这并不代表企业有了软件产品认定证书就能通过软件企业认定,因为,软件企业认定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就是软件产品销售收,智为项目经理在实际申报操作过程中,发现有很多做信息系统集成或是和硬件在一起捆绑销售的嵌入式软件企业在如何界定及归集软件产品销售收入时,会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往往企业没有严格按照软件产品的形式来开取发票,发票内容也不能很好的软件产品销售收入对应上,这种情况下,智为建议企业*好能和客户协商好,在一个合同中,如果既有软件,又有硬件产品,一定要把软硬件产品分开,尽量让软件产品销售收入更加清晰明了,这样,在申请评估的时候,通过的概率就会高很多。

二、“双软认定”的好处

1、当企业的软件产品登记后,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

2、经认定的软件生产企业的工资和培训费用,均可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

3、软件企业一旦被认定,在我国境内设立的软件企业便可以销售到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201111日以后创办软件企业经认定后,自获利年度起,企业还可以享受所得税“二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

4、软件企业不止是企业的文化,更是企业想要申请一些国家资助的有力依据。

5、软件审查企业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所退还的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

6、双软认定还可以显示出企业技术实力和市场价值,是非常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和无形资产价值的重要体现。

智为总结: “双软认定”*大的好处就是享受税费的减免,软件产品认定可享受超过3%部分的即征即退,软件企业可享受“23减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打个比方,如果A企业一年软件产品销售收入1000万,增值税原本需要缴纳170万,通过软件产品登记后增值税只需要缴纳30万,帮你省了140万的税。这个税收优惠力度不可谓不大!

总之,“双软认定”的税收优惠力度是非常大的,企业应尽快熟悉和掌握申报的基本要领和细节,积*参与及申请“双软认定”工作。

双软认定,认定双软企业,苏州双软认定

想要了解更多详情,请查看苏州智为铭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官网,智为铭略提供专业的双软认定一站式服务,关注智为铭略获得更多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核心产品与服务:软件著作权登记、商标注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江苏省新产品新技术鉴定、知识产权贯标、软件产品登记、软件企业认定及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


[上一个产品:苏州企业软件企业认定可以享受哪些税收新政策?] [下一个产品: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维护工作的挑战与对策]